科研建设 | 学校文化引领下校本课程建设内部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2年7月27日,我院组织召开学校文化引领下校本课程建设内部研讨会。会议由我院名誉院长、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巡视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杜希福主持,研究院专家委员会11位中小学核心专家参会讨论。

本次研讨是“学校文化梳理与课程建设项目组”成立以来第六次线下研讨,聚焦“校本课程建设的结构、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优秀校本课程案例的选择”三项内容分组讨论,指向专家组间达成共识的目标,成为规范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学校文化引领下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指导依据。

方案介绍
01

会议伊始,杜希福会长从学校建设应具备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解读文化引领的价值,并指导专家组成员根据自身研究重点进行认领分工。

杜会长围绕“校本课程的基本问题、如何制定《校本课程建设规划》及如何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三个方面解读《文化引领下的学校课程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杜会长指出,校本课程建设要依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的文化追求、学校的原有基础以及学校与社区资源


校本课程建设循环过程图
分组研讨
02

研究院专委会成员包括省内各地市的齐鲁名校长、创新校长、教科研中心主任,在讨论环节根据专家的研究重点分为小学与中学两组,围绕《方案》和校本课程样本详细研讨,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学组提出,建设校本课程应在落实好国家课程基础上,并分别从突出学校和教师发展、读本的规范与简洁、学科课程的校本化渗透方式、学科教材进一步研发升级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学组的讨论侧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性、目的性,强调充分体现学校的主导价值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给学生留出自由选择的空间。各组对《方案》逐条研讨、论证修改,认真遴选校本课程案例。

总结提升
03

经过一天的研讨,专家组达成共识:校本课程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地方、学校的特色为基础;分层次、分年龄段设置;重点帮助学校厘清“活动”与“课程”之间的区别;建设好课程目标、落实好课程实施、完善好监测机制。

最后,杜希福会长做总结发言。杜会长指出,学校文化梳理与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专家组成员应根据分工与研究方向,继续细化指导内容,完善《方案》,并将其作为后续指导强镇筑基合作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通过专家引领、广聚智慧,形成规范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手册,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是研究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继续搭建平台分享教育智慧、传播典型经验、深耕乡村教育,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为国家乡村振兴大计贡献力量。






首页    新闻公告    工作动态    科研建设 | 学校文化引领下校本课程建设内部研讨会顺利召开